我为什么不讨厌春节?
“时间里的爱和忧伤”第十三篇
今天开了三个会,终于赶在旧年前把会开完了。再忙碌两天,就和无数外地工作的人一样,加入返乡的大潮中了。平时六个小时车程,过年过节都要预备十个小时左右。不过也已经习惯了。
每年都拥堵,每年都忙碌,每年都回家,即使这样,我还是不讨厌春节。
1
住我楼下的那两家人早在十多天前就回老家了。一家河南人,一家四川人。
河南人夫妻俩在这边做点小生意,三个孩子都没有在身边。暑假的时候,孩子们偶尔会过来下,更多时候是两个人起早贪黑的忙碌。
春节,这个他们和孩子们相聚的时光。他们提早回去了。孩子们一放寒假,他们就回去了。
四川人是除了夫妻俩还有儿子,媳妇,和孙子孙女,一大家,整天热热闹闹的。但这段时间突然冷清了。也提前十多天回老家,因为他们家还有位老母亲,接到这边住过一段时间,但老人家还是不习惯,整天想着回家,又送了回去。
这两家人只是这个国家千千万万背井离乡的人之一。
他们离开孩子,离开父母,离开故乡,为了谋求一点更好的生活。
平时省吃俭用,任劳任怨。
可能为了孩子们的学费。
可能为了回家盖个房子。
可能为了见见外面世界。
春节,他们都回去了。和无数的人一样。
当我看到他们的时候,我突然理解了春节的意义。
2
其实有那么一段时间,我讨厌春节的。
前几天彩虹合唱团的《春节自救指南》火的时候,“民谣与诗”这个公号邀请我写了篇文章,也就是写自己对春节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心历路程。
25岁到29岁那三四年,我最怕春节回家。
自从25岁那年,我放弃了稳定的体制内工作后,每年回去,我几乎成了七大姑八大姨严重围观的对象。
我家族最不缺的就是人,我妈五个兄弟姐妹,我爸更夸张,七个兄弟姐妹。
我经常被盘问每个月能拿多少钱,当报出来的数字不是很高的时候,有亲戚就会说,还不如打工的某某呢。敢情我这个家族唯一重点本科生就要拿最高工资才是。
然后被盘问为什么还不结婚。拿出身边表弟表妹们的案例和孩子,来督促你赶快结婚,生孩子。
还有被拿来做对比。邻村有个同龄人据说混得不错,从一线城市开着奥迪回去,据说还有几套房子,总之,是个让人艳羡的对象。对我来说,备受折磨的是,那人恰好是我的中学同学。自然被来出来做对比。
在他们看来,我也在一线城市工作,还是上过重点大学的人,应该混得有房有车才对。而我27岁了,还一无所有。除了按照自己的兴趣,坚持读书,坚持写字之外,我工作一般,待遇一般,甚至还不稳定。没有房子,也没有另一半。几乎可以说是读书无用的典型代表了。
衣锦还乡大概是这个国家绝大部分人的梦想,但又有多少人关心你内心到底需要什么呢?
3
昨晚,重读了鲁迅小说全集。刚好读到这篇《故乡》,抛开时代背景不谈,里面所表达的人与人之间因为成长经历不一样而产生的隔阂,多么的深刻。
我还沉浸于小时候和闰土一起抓鸟,捡贝壳的美好经历。而闰土的一声“老爷!……”让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;我就知道,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。
现在没人叫老爷了。那一声声“老板”其实也有着同样的效果。
年少时期一起玩大的朋友,也像闰土和“我”一样渐行渐远了。
这种因为时间拉长,而产生的隔阂,每个时代都一样。
我想着自己流传最广的那篇文章《我们相隔的不仅是时间,还有渐行渐远的价值观》。
当你走得越来越远的时候,价值观的冲突会越来越厉害,因为你发现很多人还在原地踏步。时间真的让我们分出了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。
春节大概是各种价值观碰撞最严重的一段时间。
我们都脱离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,回到了那个叫做故乡的地方。那里有你一起长大的朋友,也有你的亲戚家人,但实际上,你会发现能够交流的越来越少,能够说话的朋友也越来越少,渐行渐远才是每个人生活的本质。
(有的时候拍到这些流浪者,艺术家,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有故乡?)
4
25岁的时候 ,我写过这样的文字:
“村里人都说读书无用了,你看大学毕业还找不到工作,读大学的几万块学费去哪里找回来啊,土地里又刨不出来。很多时候我回去时,村里很多人以为我在外面打工,问我外面工资怎样。能不能带他的孩子出来跟着我打工,我不知道该说什么。我讨厌他们的愚昧,但我又为他们做了什么呢?我自己又好到哪里去呢?
他的电话让我有点儿厌恶,因为他让我回忆起那种生活,那种自己那时努力逃避的生活。那时自己真的很穷,几十元的学费都交不起。虽然现在也清贫,但一个月两千多元的工资,相比以前算好多了。但我的村庄依旧那样,甚至读书的人更少了。很多年轻人初中一毕业就到南方打工,依然是每个月拿着几百元的工资,年底回来时换上几套好一点儿的衣服,在村里炫耀一把。
高中的时候自己很有理想,努力读书,想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。现在我离开乡村了,却没有了那种愿望,甚至有时鄙夷他们的生活。我内心有些愧疚,却无法不在现实中如此行事。在我找工作的时候,我尽量往沿海地区找,我想都没想过回家乡去。”
这大概比较能够反映那时候的心情和状态。
时间过去十多年了。
除了感觉忧伤之外,我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。
我已经不再讨厌春节,也不再讨厌农村,也安然接受自己的一切。
我发现坦诚接受自己,不与他人比较,也不批评他人,真的很难。
我曾经经历过,十几岁二十来岁的时候,恨不得就忘记的出身,忘记从哪里来,忘记一切所经历的事情。
那是少年的自卑和羞怯作怪。
现在那种对抗消失了,而是理解,宽容和接受。
我接受春节,其实也是接受自己,接受农村,接受不足,甚至不会去要求改变。
就像我公号里早期的那篇文章《这座两百多人的村庄,时间只是经过》里写的那样。
“这是地球上不会有标注的地方,时间只是经过,让一茬一茬的人老去,死亡,而山头、河流、土地永远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,我们都是大时代里的小人物。我们能够改变什么呢?”
我接受了所有人的生活,我并不能代替他们的人生,我不能去让他们活得更好,我不能去布道说,出来就一定很好。
我始终觉得愤怒是容易表达,而平和接受很难,对立的产生容易,理解背后的苦衷很难。
春节,无数的人会在这国家迁徙,我也会加入其中。
那些浩荡的回家人群里,有我的亲人和无数的思念。
现在每次路过那火车站,拥挤的人群,依然会让我想到梦想,拼搏,流浪等词汇。
我记得自己背着包第一次来到南国的土地,也是那样。谁不是那样?
无数普通人的迁徙造就了这城市的生命。
是普通人的梦想,让这个世界生机勃勃。
春节只是一个节点,告诉我们该回去了。
我一年没见到父母,也就是这一周的陪伴。
一年又一年,其实有多少天,真的能够陪伴?
一个春节还可以回家的人是幸福的,还有一个叫做故乡的地方,还有你的亲人。
那个《春节自救指南》,那些话题本身,是熟人社会里有的东西。
费孝通的《乡土中国》里说:“乡土社会的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、死于斯的社会。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。加入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,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,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,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看惯的。这是一个‘熟悉’的社会,没有陌生人的社会。”
我依然喜欢陌生人社会,所以,春节过后,我还是会来城市生活。
今日推荐:
(这应该是了解乡土中国必读书目吧。乡土的熟人社会,缺乏契约精神,我们国家的许多精神其实都可以从乡土中国里找到答案。)
睡在时间里的人
这里有故事,有温暖,有爱情,有名著解读。
如果喜欢,欢迎长按关注,欢迎转发到朋友圈。